【人物简介】 刘月伦河北衡水饶阳县供电公司纪检书记、河北衡水供电公司驻武强县豆村第一书记,河北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国网河北电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采访手记】 我认识刘月伦,是在饶阳县供电公司的大会上,熟悉他,却是在豆村的田野中。 2020年10月,我去豆村采访他,在一个老乡的指引下,在贫困户的玉米地里,我见到了戴着草帽,脸上挂着汗珠的刘书记。听说我是来采访的,乡亲们都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刘月伦的事。村里的大事小情,刘月伦都跑前跑后、事必躬亲。村里每个人都和他成了贴心的朋友,感受过他的关怀和温暖。 “政策亲民兴社稷,天恩惠众泽乡村。”这是刘月伦去河北省武强县豆村扶贫时写下的心声。2018年4月,刘月伦被委派到豆村担任第一书记。初到豆村,他就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豆村全村尚未脱贫的贫困户,要么有病,要么残疾,要么家里缺少劳动力,还有个别的懒惰成性;村集体没收入,村里产业小、散、弱,环境脏、乱、差,看着贫困户的凄凉和无助,听着困难群众的心声,刘月伦更加坚定了“做有心人、干困难事”的决心。 满腔赤诚助脱贫 看到国家对贫困户的各种优惠政策,有的人居然动起了歪心思,他们和刘月伦攀亲戚拉关系,想把自已“评”成贫困户,享受优惠待遇。遇到这种情况,刘月伦总是热情接待,不徇私情。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他做到了精准帮扶,有的放矢。 豆村村民郭红彬上有老下有小,2014年患上肾病,不仅家庭失去主要劳动力,还背上每年三四万元的医药费负担;郭小二媳妇有些智障,前几年因为车祸又失去了劳动能力,还需要供养一个大学生;郭福兴今年75岁,是村里的五保户,年老多病……入村一周的时间,刘月伦深入了解、精准识别,逐步确定将10户24人纳入贫困户范围。 与此同时,刘月伦在村党支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及时给村民传达党的最新扶贫政策,还开展了“脱贫攻坚党旗红”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找出路、谋发展,全村迅速形成了“我要致富”的良好氛围。 2018年8月,豆村启动了8900米的村路建设工程,这在豆村历史上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刚拿得动铁锹的孩子,大家一起动手修起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2019年春节,四条纵横街道全部完工,豆村百姓敲起了欢庆锣鼓。 路修好了,刘月伦多方沟通协调,先后为豆村改造低压线路、新建变压器、打机井,为小微企业、养殖户和扶贫车间办理了用电增容,帮助贫困户改建破旧的土坯房。 刘月伦还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建起“农耕文化一条街”,修缮百年老宅,大力发展“扶贫+旅游”产业模式。对贫困户,他悉心照料:大病小病,他跑医送药;春种秋收,他下地帮忙。一日,智障村民郭秋影突发急症,刘月伦驱车把她送到医院后又楼上楼下地帮助跑办各种手续,从下午一直忙到晚上。从来不认人的郭秋影突然拉住刘月伦的手喊了一声“大哥”!这一声“大哥”,喊出了全体豆村村民的心声…… 精准施策显成效 信心有了、干劲足了,刘月伦经过和村两委班子研究,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制订了光伏扶贫、扶贫车间、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十个带动”增收的措施。仅仅用了50天,1座300千伏村级光伏电站、65处分布式光伏,就从选址、施工到并网发电运行一气呵成了。该项目不仅每年给豆村每个贫困户带来4800元的补贴,还能为村集体带来两万元的收入。 刘月伦充分发挥豆村的仪表加工优势,将村里原有的仪表加工小作坊扩建为500平方米的武强县飞洋仪器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并将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到扶贫车间就业。同时,通过利用金融扶贫专项资金,他带领贫困户发展现代化养殖,帮助贫困户生产的鸡蛋和猪肉进超市售卖。在学习强国平台“家乡好货我来代言”栏目,刘月伦亲自担任主播带货,使扶贫产品远销湖南、吉林,为贫困户增收20万元。近期,豆村又与阜星现代农业园达成合作意向,在村里试种冀酿2号高粱,用作贵州某知名酒厂原料,成功后种植面积将扩大至200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脚上粘着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着多少深情。刘月伦带领衡水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用三年时间见证了豆村的化茧成蝶,也感受到了贫困户对党的扶贫政策的无限感激,这更加坚定了他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继续奔走的信心。他们立志成为一支永不撤离的扶农助农工作队。(张卫红)(《亮报》2021年3月31日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