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云:这条线,串起“马兰”的春天

发布日期: 2023-04-25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  “彩云轻轻飘过铁贯山,我们走在放学的路上,唱起我们心中的歌谣,等待我们美好的明天……”四月的马兰村,还透着丝丝寒意。铁贯山脚下,马兰孩子们的歌声伴着胭脂河水在山间回响,从“月亮舞台”登上世界舞台,唱出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马兰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西部深山区,这里曾是《晋察冀日报》报社所在地,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身为《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邓拓,率领报社人员躲开敌人的围追堵截,边战斗边出报。怀着对父辈的崇敬和对这片土地的眷恋,邓拓之女邓小岚退休后回到马兰村,教马兰小学的孩子们唱歌、学习乐器,创办了马兰小乐队,还带领山里的孩子们登上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舞台。 

“因为邓小岚老师,山里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唱歌、弹奏乐器,而且比以前快乐、自信很多。2019年,马兰村脱贫致富,孩子们的学习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食堂的营养餐,还有中央音乐学院等名校的支教老师经常来给孩子们上音乐课。”马兰小学校长袁心顺说。4月14日,正逢课间时分,孩子们有的在喝免费供应的牛奶,有的在嬉笑玩耍。看到电力“红马甲”叔叔们来检查设备,孩子们笑着和他们挥挥手。 

脱贫攻坚让阜平县脱贫摘帽,邓小岚老师为山里的孩子们绘就了音乐梦想,马兰儿童音乐节则是梦的起点。 

2013年8月,第一届马兰儿童音乐节在马兰村幽静山谷中精彩上演。演出现场用电需要架设线路和变压器,城南庄供电所接到任务后,马上组织所里人员对线路现场进行勘察。勘察后他们发现,最近的地方到演出现场有2.5公里,整条分支线路和电杆需要全部建在山上,架设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时间比较紧,我们供电所组织了40多名工人,日夜奋战,一周时间就完成了线路的全部架设,如期送电。晚上,舞台灯光亮起来的时候,听到孩子们在舞台上唱歌,那真是说不出来的感动。”城南庄供电所员工李雪炜至今记忆犹新。虽然当时他和同事们忙着保电,没有顾上看一眼演出,可是孩子们的歌声,却深深印在他们的心里。 

2021年10月,一座梦幻的“月亮舞台”在山谷里建成,孩子们的音乐梦想再次升级。为满足“月亮舞台”建设及演出用电需求,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将变压器增容至200千伏安。 

“我们的音乐梦想实现了,我们的家也变美了,爸爸妈妈也回来工作了。”耿浩然说。耿浩然是马兰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之前一直跟着邓小岚老师学吉他。2019年,马兰村实现全村整体脱贫,耿浩然跟随父母易地搬迁住进了新家。“以前我们家住的是土房子,那时候,最怕过冬天,冬天屋里特别冷,要烧煤炉子取暖、做饭。现在我们冬天用空气源热泵取暖挺暖和,出门上下楼有电梯,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挣得也多了。”耿浩然的母亲穆红英一边说,一边难掩喜悦之情。 

2018年,耿浩然的父母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了村里承包起了村里的食用菌大棚、搞起了蜜蜂养殖,一年下来单是两个大棚的收入就能有4到5万元,蜂蜜还可以卖到小区不远处的中发峰业。 

4月14日,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天津中发峰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阜平分公司生产车间,蜂蜜灌装流水线一片繁忙。城南庄供电所员工正忙着为企业检查二期厂区设备的用电情况。 

中发峰业为马兰村重点引进企业。2022年5月,看好马兰村野生蜂蜜养殖办厂的优越条件,中发蜂业负责人在马兰村投产一期厂区,主要进行蜂蜜原浆的杀菌提纯。“我们厂的工人主要来自于马兰村建档立卡的村民,村民自家蜜蜂采的蜜送到我们这里用机器进行提纯和分装,像蒸汽锅炉、电锅炉、恒温库和中央空调等是主要用电设备,一期厂区月均用电量约1.2万千瓦时。”厂区负责人李扬介绍。 

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用电负荷也随之增大,为满足生产需要,城南庄供电所员工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中发蜂业的用电需求。他们很快把增容提上日程,计划在今年5月初把企业一期厂区100千伏安公用配变增容一倍。今年1月份,二期厂区250千伏安专变已安装完毕,保障厂区蜂蜜饮料电气化流水线生产需求。 

“2012年,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200元,现在有12000多元。马兰村如今越来越有名气了,我们下一步还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后发展得会越来越好。”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喜笑颜开。 

20年前,邓小岚老师重返马兰村,用音乐点燃了孩子们的梦想; 

20年后,食用菌大棚、蜜蜂养殖、核桃加工厂、服装加工厂、插花厂、光伏电站、红色旅游在这片土地越办越有模样。 

这个依山傍水、只有709户2500多人口的小山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产业投资,很多曾经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到了家乡,开始绘就他们的梦想。革命的种子、音乐的种子、希望的种子,已经在马兰这片土地深深扎根,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丛丛簇簇地生长,绽放出马兰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采访手记: 

山路辗转,却格外顺畅。我们来到大山深处的马兰村,与村民、马兰小学校长、孩子们聊起过去和现在,真切感受到他们言语中的感慨和骄傲。校长随手弹起吉他,孩子们轻轻唱起关于马兰的歌谣,眼神中洋溢着自信和快乐。邓小岚老师曾说,“音乐让山里的孩子更乐观、更自信了。”面对面看到孩子们,他们眼中的快乐却让前来采访的我们湿了眼眶。 

为什么会感动?因为我们知道,孩子们的快乐不仅仅是音乐带来的。脱贫攻坚让马兰村摘掉贫困帽,当地产业振兴发展,也让孩子们等到爸爸妈妈的归来。这些改变,离不开可靠电力赋能。从1983年马兰村通电,2019年脱贫,再到如今的乡村振兴,电力保障就像一条线,串起了马兰村的幸福生活,也见证了马兰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临走前,村支书孙志胜正在忙着接电话。他高兴地说:“下次你们来,估计我们的旅游业就火了。”虽然现在电话特别多、特别忙,但是他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他说村民都愿意忙,这正是他们想要的好日子。(石静 张美玉)(冀云2023年4月24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