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心语:绿色象征生命,红色赋予激情,安平县供电人用红绿两种颜色,描绘了一幅用忠诚守护光明,用责任铸就金牌的美好画卷。 安平县有着光辉灿烂的革命传统,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河北省第一个县委诞生地;上世纪50年代,由于南王庄村3户贫农坚持办合作社,被毛主席誉为“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安平县供电公司把履行社会责任与真情服务有机结合,赢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无论是在大街小巷、工业园区,还是在田间地头,只要一提起安平电力服务队,人们总会亲切地称他们为:“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 在百姓心中树起 优质服务的大旗 安平县西南部,有一个不大起眼的村子叫南王庄。就是这个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村庄,在上世纪50年代,却成为全国农村学习的典型。当时这面红旗的擎旗人王玉坤,在中南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时光流逝,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被称为“上校村官”的支部书记王晓勋,又义无反顾地接过这面大旗,带领全村人民踏上了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农村之路。 为了助推全县新农村的发展,安平县供电公司在“两个第一”精神的指引下,学典型、创新服务水平,在下属10个供电所,全部成立了“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在相继开展的农网改造、“低电压”治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等工程中,进一步为南王庄村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平县是全国闻名的“丝网之乡”。南王庄村在上世纪50年代,代表的是“五亿农民的方向”,如今新时期的南王庄村,在丝网产业这个领域里,依然引领着新的潮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南王庄村的企业越办越多。从2000年第一期农网整改、2006年农网改造到现在,村里的综合变压器增至9台,农业变压器由1993年的7台增至17台,工副业变压器达到17台。南王庄村的丝网产品已经远销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到2010年,南王庄村工农业总产值由2亿元增至4.15亿元,人均收入由5860元增至10600元;村内建起了高标准的教学楼、镇中心医院,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生态村。 “近几年,南王庄村的工副业之所以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特别是丝网产业,能够发展到300多家,这与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分不开……”村支部书记王晓勋一语道破该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缘由。 央视2011年7月8日首播的电影《台城·1923》,是以黄城乡台城村为题材拍摄的。该村去年春天面临严重的干旱,而且迎接建党90周年“两个第一”纪念馆的保电任务十分艰巨。“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顺势而为,开通抗旱保电“绿色通道”,简化手续,特事特办,仅用15天就将该村66眼机井,7.2公里农业排灌线路全部改造为地埋电缆,并针对“低电压”问题为该村新上配变两台,改造低压线路1.5公里,用最短时间彻底解决了该村老百姓的用电难题,也为“七一”前夕络绎不绝的参观团队到“两个第一”纪念馆参观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 2011年3月,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黄城乡党委书记带领5个村的村民代表来到安平县供电公司,集体送上锦旗表达谢意。“这些荣誉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和鼓励。”当时在场的安平县供电公司负责人颇有感慨。 百姓的事就是 我们分内的事 “‘你用电,我用心’,百姓的事就是我们分内的事。”这是安平县供电公司每一位“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队员发自肺腑的个人宣言。 从2009年开始,城东供电所“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就开始对辖区内的贫困户、军烈属、孤寡老人等特殊客户进行统计,并在员工中广泛开展“一对一”爱心帮扶活动。 2011年6月22日傍晚,天气突变,一场大雨即将到来。刚刚结束工作的城东供电所员工郑忠侠,突然想到辖区内孤寡老人李连起大爷家还晒着刚刚收割完的麦子。他立即驱车来到了李大爷家,前后不到20分钟,麦子收完了,雨也下了起来。 “多亏你来得及时,要是被雨淋了这一年就没口粮了,真是太谢谢你了。”“没事儿,有我在,包您这一年吃喝不愁还有富余。要是晴了天,我再给您把麦子晾好,您可千万别着急。”小郑热心地对李大爷说。 郑忠侠是安平县供电公司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平常他为老人提供免费的供电上门服务,逢年过节给老人送去米、面等生活物品,一到春播夏收、秋播秋收的农忙时节,他就帮助老人做好农业生产,虽与老人不沾亲不带故,但两人之间的感情却比亲人还亲。 在安平县供电公司,像郑忠侠与李连起大爷这样的帮扶对子,共有60多对。自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上门服务1800多人次,解决实际困难130余起。如今村民一有关于电力方面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 野营村的马尚旭,是远近出了名的“马难闹”。一直做丝网生意的他,由于要扩大再生产,急需用电增容,供电所建议他找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可他却认定是供电所在刁难他,还多次拨打95598服务热线投诉,认为是供电公司的工作没有做好,任凭服务人员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 有着近20年工作经验的“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队员李超,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向所长申请特事特办,并利用休息时间带人勘测现场,制订供电方案,仅两个工作日就让马尚旭的新设备投入运行。 “现在想想自己确实做得不对,当初遇事太莽撞了,真后悔不该向供电所的人发脾气。”“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的规范、人性化服务,感动了一向爱较真的马尚旭,说起以前的事,他既感激又惭愧。 “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遇到‘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我们心里就有了底。但是每次他们来帮助工作,从来不吃我们的饭,不抽我们的烟,从来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采访中,客户的回答惊人的一致。 是的,无论是从春灌保电、春季检修,还是到迎峰度夏、用电服务,安平县供电公司“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每天都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既简单而又平凡的工作,但他们却始终无怨无悔地辛苦并快乐着。 因为在每一个供电所的荣誉室里,都能看到人民群众给他们送来的锦旗,这就是对“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最好的肯定。 “电保姆”让百姓心里 有了动力和方向 在安平县供电公司的荣誉室里,每年都少不了这样一份荣誉:“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虽然只是一个个小小的牌匾,却饱含着多年来“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的艰辛和付出。 油子乡前刘兴庄村地处偏远,属三县交界地带,经济落后。为了改变村里现状,村支书崔群道果断提出了要发展工副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但随后而来的情况让该村犯了难:原来,前刘兴庄村的部分电力线路农网改造后延用至今,线号细,半径长,而且严重老化,电压极不稳定,新上的机器根本运转不起来。油子供电所“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队员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对该村低压线路进行了整改。他们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新架线路3020米,新上变压器80千伏安,增容160千伏安,彻底解决了该村“低电压”问题。 “施工的那些日子里,队员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劳动,他们走时迎着星星,回来时顶着月亮,可喜的是他们战胜了困难。”该公司经理张振良自豪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司共投资127.5万元,累计治理‘低电压’台区43个,33个村、2375户居民受益,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 安平县是传统工业强县,为了助推“兴工强县”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流工业园区,安平县供电公司依据县域经济发展特点,针对工业园区电网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和布局。当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打造“三年大变样”工程时,安平县供电公司早已跟随市政规划,不断拓展电网覆盖范围,优化配网结构,为园区提供了优质可靠的电能。 近年来,由于丝网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安平县以“丝网”为核心的企业迅猛发展起来,目前已形成了城西、城东两个工业园区,几千家丝网门店的生产规模。 随着各级政府对节能环保的高度重视,丝网产品的加工生产设备升级转型迫在眉睫。过去旧的产品技术落后,设备老化、耗能、线损高,与现在提倡的低碳经济极不相称。“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为及时改善这一状况,2011年,他们花了半年时间走街串巷、深入企业,给广大客户提供相关信息,讲解当前政策和用电常识,从根本上改变了高耗能设备给企业发展带来的诸多不便。 宏光丝网厂经理王新路说:“是电力服务队队员眼光看得远,多亏了他们及时提醒和帮助。一笔账算下来,用同样的电,虽然设备成本高了些,但由于是低耗能设备,效率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好了,降低了设备损耗和污染,也为打造绿色能源出了一份力。” 2011年,“农民方向”电力服务队又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目的就是缩短抢修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为的就是能够保障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单这一项一年就能为公司减少损失200多万元,给企业和居民减少的损失更是难以计算。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坚强电网提升了安平县的品位,凝聚了人气,35家注册资金过亿的大企业纷纷落户安平,为安平工业园跻身一流园区,建设经济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平县供电公司售电量也以每年惊人的高速增长,连续15年名列衡水地区11个县市首位。(记者焦军利 通讯员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