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历时半年多的建设,省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也迎来了收获累累硕果的阶段。在“三集五大”这场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中,在这场困难多、挑战大、任务重的攻坚战中,省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新单位,新人员,新业务,每一名员工都深感责任重大,但他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创业豪情在这里涌动。凭借着这股热情,省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全力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并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与省公司“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推进、全过程管控、全方位协同”的工作思路保持一致,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精益求精开展各项工作,全院呈现出昂扬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谋定而动 从无到有大胆探索 2012年3月13日,省公司正式发文,成立k8凯发国际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经研院)。作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为数不多的新成立单位,经研院全力为“大规划”、“大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自此,经研院承担起省公司电网发展技术支撑的重任,充当起电网发展的应急先锋。 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要求,经研院筹建小组认真分析经研院职责定位,深入研究经研院各项核心业务,摸索制订了《k8凯发国际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组建操作方案》。在随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经研院完成了操作方案批复、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办公场所整理等各项工作,4月27日,k8凯发国际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迈出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一步。 成立之后,经研院专门成立“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资料整理、对外宣传等4个专业工作组,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计划实施全过程监督。领导小组每周五听取各专业组汇报,分析存在问题,及时协调并解决问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新成立的单位来说,纲举目张尤为关键。经研院迅速完成主要业务管理流程绘制及业务名录梳理,绘制207个流程图,梳理635项业务名录,使得新工作一目了然。依托标准化管理理念,经研院及时编制了工作标准161项,技术标准901项,逐步实现“技术标准全业务覆盖、管理标准全流程覆盖和工作标准全岗位覆盖”。面对电网规划、项目评审、工程管理等业务,经研院积极探索,参照相关要求,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细则),为员工更快适应新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后,安全成为经研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各保障专业分工,经研院建立了安全保障、队伍稳定、审计监督等9个专业的风险防控机制和保障机构,做到“职责所在,必有规矩”。各专业针对重点问题制订和落实安全风险预控措施,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上好安全阀。 保障安全的同时,经研院积极探索如何为“大规划”、“大建设”业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邀请专家讲解项目评审流程和管理规定等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省公司线损理论计算软件使用、工程概预算编制等培训班,大力开展内部学习和培训。同时加强对市经研所的专业指导,从8月份开始,选拔市经研所新进员工到经研院进行跟班式培训。 砥砺前行 精益求精推进建设 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建设,经研院员工又向着从弱到强的发展方向努力。 经研院编制了《k8凯发国际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考核办法》,根据领导小组周例会的内容,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期间各部门、中心人员的工作表现及评估验收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引导每一名员工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发挥出最大作用。 制度引导的同时,经研院高度重视文化的引导作用,围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大力实施企业文化传播、落地、评价“三大工程”。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参观省公司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增强广大党员干部风险防控和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勤廉从业的思想防线,营造“干事、干净”的良好氛围;开展“弘扬优秀文化,争做文明员工”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培养选树典型、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创新文化实践成果等形式多途径做好企业文化宣贯;提出“三聚三提”管理思路,通过不断凝聚人心、汇聚合力、集聚才智,提高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提高支撑电网科学发展能力;大力开展执行力建设,构建执行责任、执行保障、执行评价的“三维”执行力体系,促进统一的企业文化落地,使企业文化成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保障平台。 在此基础上,经研院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按照省公司统一部署,认真开展规章制度对应性、适应性和规范性评价,梳理规章制度244项、上级法律法规916项,优化业务流程53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深入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着力提升财务控制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增强执行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提升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系列的措施,让这支新组建的工作队伍展现出巨大活力。通过主动作为,经研院牵头完成电网评审项目,不断加强项目前期评估,积极开展专项研究,并完成了电网诊断。在确保电网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方面,经研院深入开展“安全年”活动,加大对现场安全检查的力度和频度,使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协助广元500千伏变电站工程于今年6月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称号,并顺利通过“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现场复查。 规定业务出色,拓展业务出彩。经研院进一步拓展技经服务范围,覆盖到省公司投资的大修、技改等各类项目的全过程管控,合理控制了工程造价,做到了业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贯通。协助开展定额站、质监站管理工作,完成2012年上半年配电网工程、电网技改检修工程的预算定额价格水平调整系数测算工作,并协助省公司基建部开展“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配网定额使用情况”等一系列技经调研工作。 工作的顺利开展,让经研院“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不断提速。5月19日至20日,经研院完成“大建设”体系省公司层面业务交接。5月25日,经研院与省公司发展策划部正式完成了“大规划”业务移交。初步设计评审、结算监督、定额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6月1日交接,省公司35-220千伏(规模以下)电网项目初步设计评审和工程结算监督、电网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定额站日常工作由省公司正式移交至经研院。6月30日起,工程管理的安全、质量、技术、造价、进度、协调、创优等一系列职责开始由经研院负责。 7月份,经研院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进入自评估验收阶段。经研院成立验收领导小组,制订详细验收方案,全面指导和统筹推进自评估工作。各专业逐项对照省公司验收细则分析,坚持目标导向原则,逐项查找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制订落实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提升。 在自评估验收阶段,经研院14个专业全部通过综合自评估验收,获得 94.23分的高分,其中人力资源集约化、财务集约化、大规划、大建设等专业得到验收组一致好评,为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效初显 累累硕果彰显优势 “到经研院后,我从以前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在我的专业上‘想事,琢磨事’,我的专业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初到经研院工作的员工孙轶良对新工作有不少感慨。 经研院的很多员工都有孙轶良这样的感慨。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是经研院自创建之初就确立的工作理念。 为克服成立初期人才短缺的矛盾,经研院对内挖掘人才,对外利用“外脑”促进业务素质提升,聘请国内专家充实规划评审队伍,并制订了专家人才管理制度,通过选拔,将各市公司专业人才纳入经研院专家人才库统一管理,集约使用。专家库建成后,将实现电网规划评审、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工作的人力资源共享。 以搭建人才库为纽带,经研院构建起省、市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市经研所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各类项目评审;组织市经研所专业评审人员来经研院挂职培训;邀请市经研所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经研院组织的各类培训;对重大课题,统一组织市经研所力量攻坚克难……一系列这样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市经研所人员技术水平,从而使省、市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发挥更突出的能力。 依托专业的人才队伍,经研院评审业务实现了精益化。建立起从覆盖电网规划、电网基建项目、大修技改、小型基建等各方面,涵盖规划、可研、初设电网建设各阶段的评审体系。评审主体统一、评审业务集约,避免了评审标准不统一、评审结论不一致。通过评审,优化项目方案191项,实现评审核减投资3.43亿元,投资下降率8.2%,其中农网35千伏工程审查投资下降率达到13.24%。 在电网规划业务中,经研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数据积累,确保了数据统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规划设计和评审人员从繁琐的数据整理和计算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方案优化和解决问题上。设计中心成立以来,圆满完成了包括束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内的25项设计任务,参与完成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10千伏柱上变压器标准化设计施工图编制,110千伏矿区贾庄变电站新建工程获得河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在电网投资方面,经研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好管家”。通过实现工程投资的一体化闭环管理,经研院将电网投资管控一纵到底,全过程掌控。通过对工程各个阶段的投资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造价的措施和建议,并将分析结果运用于今后的工程项目投资审查工作中,使电网建设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在电网建设管理方面,经研院更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面建立标准化业主项目部,实现各项工程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并进一步加大初步设计审核和施工图会审力度。建管中心在保证“流程不乱、业务不断”的同时,业务接口部门由7个减少为4个,接口关键环节减少为28个,工作效率提高30%,对工程项目的掌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电网项目从规划、入库、设计、估算、计划,一直到评估的业务闭环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电网规划实际问题上。”员工们自豪地说。 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崭新起点上,经研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道路。在电网规划建设的蓝图中,经研院将牢固树立“技术领先、服务优质”的发展理念,大力贯彻“三聚三提”管理思路,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为“大规划”、“大建设”体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峰 魏孟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