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造技术助力雄安电网高质量建设

发布日期: 2021-05-28

 

“打开送风、调整进气量、掐表、测压.....”5月27日,在公司成立的“电网绿色建造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人员紧盯电脑屏幕前的各项数据,即将开展装配式防尘车间的参数测试工作。 

公司认真学习领会并积极诠释“五大发展理念”和“质量强国”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建造部署要求,在电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具有河北特色的“绿色建造,建造绿色”的理念和体系,全力推动电网高质量建设,助力雄安新区率先建成“近零碳示范区”。 

创新表皮功能化 助力设计理念转变 

绿色建造是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质的建造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程建造活动。雄安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色建造理念是雄安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2021年2月,公司成立“电网绿色建造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以雄安电网建设为载体,在电网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以此为契机,公司从设计理念转变、建造方式革新、管理模式转型三个方面应用绿色概念,推动高质量工程建设。 

雄安电网变电工程在建设设计阶段,就将绿色理念贯穿融入其中,在美学、结构和功能各方面开展创新表皮功能化设计,对变电站采取“一站一主题”、“一站一设计”,逐步形成了朱河站的水墨园林、容西站的桃园梦境、河西站的智慧能源视窗等不同风格,体现着美学意义的主题变电站。 

昝西站根据结构抗震等级采取了相应的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主体结构地下部分及隧道混凝土均采用抗渗混凝土,外表面涂刷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以满足抗渗要求。在功能设计方面,该站对光伏发电、采光、保温、降噪、防尘以及电磁屏蔽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实现了出风口消音设计、厂界噪声排放值均达到零类标准的良好效果。

开展绿色施工 促进建造方式革新 

绿色建造要求在施工中大力推行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一体化装修的方式,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整体提升建造方式工业化水平。 

公司在在雄安电网变电土建施工中,全部采用工厂化预制,减少现场加工环节,缩短工期,减少物料使用。从建筑物钢结构到螺栓,全面推广工厂化加工,现场不设加工厂,正定朱河站所有独立式基础全部采用工厂化预制式,预制化率达100%,现场湿作业不大于5%,采用预制光缆、预制电缆,厂内联调联试等手段,全面实行工厂化调试。 

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因地制宜设置挡土墙、堡坎、护坡、排水沟等防护设施,有效防护挖方后形成坡度较大的边坡和弃土弃渣堆置而成的疏松堆置体边坡,避免在暴雨作用下由于疏松土体的自重而发生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减少水土流失。创新采用植生袋植被恢复方法,既能锁住土壤和水分的流失,又能够让草种很好的接触地面,而且层层植草袋相累积,也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加强现场恢复效果。该工程今年还计划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同时,雄安所有在建工程均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三个全覆盖”裸露覆土实现100%覆盖,设置多项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应用智能喷淋和智慧站联动的自动喷淋装置,实现数据联动、自动喷淋,有效控制现场扬尘治理,用实际行动守护雄安新区的碧水蓝天。 

强化数字管控 推动管理模式转型 

电网建造过程中有效采用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可以整体提升建造手段的信息化水平,推动绿色建造理念落地。 

公司在雄安电网建设过程中开展数字化管理,同步建设雄安“数字城市”。通过正向设计-深化设计-工期优化三级阶段,全面引入BIM技术,应用三维模型开展数字化设计,提升设计模型精度,通过空间碰撞检查、三维可视化交底、施工动态模拟等技术,预先解决设计问题,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损耗。 

公司还大力推行工程建设智能管控,以基建全过程综合数字化管理平台、慧网(EIM)、储检配一体化管理平台、智慧工地四大系统为支撑,实现工程现场事前核查、事中监督、事后追溯的高效管理,覆盖全过程业务场景。通过四大系统支撑,雄安各在建工程实现了数据的“一次录入、来源唯一,共享共用”,在剧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已达到“一个提升,两个下降”的工作成效,即模型碰撞检测率达到100%;设计交底、施工图交底等工作时间缩短60%,在人员投入上,在安全、质量、进度等专业管理上减少了50%的投入。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强化以电网绿色建设技术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绿色建造和低碳赋能的叠加效应,深入推进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筑、绿色交付全流程研究与管控,为雄安电网建设事业全面保驾护航,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目标在雄安落地实践。(张明昊 郑菲 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