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印彪当选IEC第36届主席

该组织成立112年首次由中国专家担任最高领导职务,将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发布日期: 2018-10-27

10月22~2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82届大会在韩国釜山召开。会议期间,IEC各国家委员会一致提名选举现任IEC副主席、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为IEC第36届主席,任期为2020~2022年。这是该组织成立112年来,首次由中国专家担任最高领导职务,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是国家电网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舒印彪当选IEC主席,将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26日上午,IEC理事会召开法定会议,宣布经过提名选举等程序,舒印彪当选为IEC第36届主席。随后,舒印彪发表当选感言,对被选为下一任IEC主席感到十分荣幸,对IEC理事会的信任、支持,IEC现任主席詹姆斯·香农强有力的领导,以及IEC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斯·弗雷斯维克和理事会成员的高效工作表示感谢。

  舒印彪表示,IEC第一届主席开尔文勋爵曾说过:无法衡量,就无法改进。IEC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活动为世界贸易提供了基准和指导方针,以消除技术壁垒,加快技术发展。IEC从根本上促进了全球化,使我们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不仅促进贸易和繁荣,而且有利于生产率提高和技术创新。当前,我们仍面临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全世界还有10亿人口没用上电,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

  舒印彪说,我们正在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一样,标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面对挑战,我们不会退缩,也不会错失良机,IEC将鼓励双边和多边合作,促进全球化和工业革命。他表示,希望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共同努力,保持IEC在业界的强大领导地位,使我们的团体更加透明,并进一步促进IEC发挥全球公认的权威机构作用。IEC将与各界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变革,满足需求。我们有信心让IEC强大起来,帮助世界创造一个更安全、更高效的未来。

  IEC成立于1906年,成员覆盖171个国家,是电工、电子和相关技术领域全球公认的标准制定和合格评定机构,是世界最具权威性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享有“电工领域联合国”的美誉,是世界上成立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在全球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EC在电工领域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13项,为促进全球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舒印彪当选IEC主席,一是反映了我国在国际电工领域不断提升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在先进输电技术、高端电工装备、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电工领域科技实力走进国际前列。作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军企业和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公司大力推进电网创新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拥有四大核心技术: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世界先进的新能源并网技术、全球领先的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以及世界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二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标准工作的重要成果。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我国电力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极大提升了我国在电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作为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代表性企业,公司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在IEC发起成立5个新技术委员会,参与IEC工作的公司专家超过600人次,主导立项国际标准59项,为国际标准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按照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和技术、标准、装备一体化的思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用标准软联通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反映出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企业家和专家开始走到国际舞台中央,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的优秀企业家和专家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迅速成长。舒印彪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电力专家,为我国电网技术实现从跟随到领先的重大跨越,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显著提升我国电工装备制造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在IEC工作期间,凭借出色的领导力和专业素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IEC第82届大会召开期间,舒印彪先后参加开幕式、闭幕式、执委会会议、相关机构会议、理事会会议、青年专家研讨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会议暨中国参与IEC国际标准化活动专家研讨会并发言,会见了IEC现任主席詹姆斯·香农、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斯·弗雷斯维克、司库乔·科布斯,并分别与非洲电工委员会、多个IEC国家委员会负责人举行双边会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维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院院长郭剑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际部主任朱光超,公司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信息来源:国网办公厅、国网研究室、国网国际部、国家电网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