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品牌故事大赛获奖作品展播㉛:电小嵊带来的暖

发布日期: 2023-01-30

  我带来了一只海螺,海螺里能听见大海的声音吗?还真是。

  你们听过吗?是不是有人在摇头?没关系,没关系,以后试试。

  海螺是阿婆送我的。阿婆住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岛上,绿华岛。绿华岛很小,如果在地图上找,得放大放大再放大,瞧,在嵊泗列岛的东北部。它像不像漂浮在大海中的一片树叶?

  阿婆就住在这片“树叶”上。

  我认识阿婆是在一个冬天。那时,我作为“电小嵊”志愿服务队的新人,第一次踏上绿华岛。一起去的还有同事赵大哥。

  我们要做的事,是给岛上所有老人家里换上节能灯。

  按照分工,我来到阿婆家。我很快给阿婆换上了节能灯,随身带去的“电小嵊”保暖杯也送给了阿婆。阿婆咧开嘴笑了。

  走的时候,阿婆叮嘱我回来住她家。

  等我干完其他家的活,天已经黑了,我就住在了阿婆家。

  阿婆忙着烧水、灌热水袋,她把仅有的一个热水袋给了我。她说:“小四,岛上冷,得多捂捂。”

  得多捂捂。这样的话经常出现在父母、夫妻、儿女之间来表达关切和爱护之情。

  我感到阿婆把我当成家里人了。我对阿婆说:“不用,不用,我已经够温暖了。”

  结对阿婆,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任了。阿婆没有文化,又怕记不住我们的名字,就照数字小一小二小三小四这样排下去叫。

  晚风中的咸味,让我温习着大海的味道。

  我俩聊得最多的还是阿婆年轻时赶海的往事,捞海带,捡海贝。

  大海的馈赠,让她有了着落。可多年以后,她又变得失落。

  儿子、儿媳都到上海打工,孙辈们也跟去了,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回。

  偏远小岛就是这样的现状。年轻人不愿呆,老年人不肯走。

  7年前,嵊泗供电公司响应浙江“美丽海岛、永续发展”的倡议,成立了“电小嵊”志愿服务队,专门为嵊泗列岛16个有人居住小岛上的孤寡老人服务。

  前年,接力棒传到了我的手上,分量挺重的。

  我认识阿婆以后,我便去得更多了。岛上受台风影响容易停电,我就给阿婆送去应急灯,还给她充电,换灯泡。

  虽然说都算是小事,但也是生活不可或缺的。

  阿婆和我的感情或者说依赖吧,越来越深。

  有一次,电力员工发现阿婆这两天用电量非常低,打电话去也没人接,便把情况告诉了我。我喊上赵大哥立即赶到绿华岛。

  还真的出事了。阿婆摔断了腿,她没开过伙。

  我们想送阿婆去医院治疗,但绿华岛没有医院,去嵊泗的交通船也已经开走了。

  在焦头烂额之际,还是赵大哥想了一个办法,他把附近作业的“舟电16号”海缆船给找来了。

  赵大哥背起阿婆,登上了“舟电16号”海缆船。

  半年后,阿婆步履蹒跚,独自到那个曾经赶海的地方。她重新脱去了鞋,露出脚,踩在了沙滩上,为的就是这个。她说:“小四,这白海螺啊,吉利,你带去,如果想起大海,就放耳边听听,里面啊有大海的声音。”

  从那以后,我看到海螺就想起大海,想起阿婆。

  从那以后,我每次从绿华岛返回,阿婆都会执拗地送我到海边。

  现在让我回想,脑海里仍然会浮现海边的一位白发老人,她那饱含沧桑的眼睛,目送着她想送的人,直到大海穷极处。

  去年春节,阿婆的儿子、儿媳回绿华岛。碰巧我也在。阿婆的儿媳一把搂住我,眼泪哗哗地流。

  而我却是微笑的。

  因为我知道,阿婆守在这片熟悉的海里风里是快乐的。

  因为我相信,耄耋之年的根须扎在这片咸咸的土壤里,便是安稳的。

  在家乡是心安。这个想法,不单单是绿华岛,整个华夏都有。

  老龄化已经提早到来,当老人城、老人村、老人岛一个个出现之时,我们将怎样面对?我们准备好了吗?其实我们应该及早传递一种力量,这力量是什么?伸出援助之手,给以温暖。

  7年间,“电小嵊”志愿者扩大到了175人。“舟电16号”海缆船也兼做起海上志愿项目。

  从家电安检维修扩展到了送医送药、送戏下岛。“电小嵊”在16个岛屿上服务已经超过5万小时,受益对象3000余人。

  2年的志愿服务生涯让我明白,海岛老人幸福指数的高低,很大程度在于“电小嵊”做得怎么样。尽管你我只做一点一滴,但你我的态度彰显着对世界未来的看法,影响着人类发展的方向。每个普通人都该有宽广的胸怀去面对,每个人奉献出的力量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担当。

  “电小嵊”这个灯塔,是志愿者为老人们举起的,那一束束光照进了更多的生命里,让那些爱着、望着、守着的老人们不苍凉。

  刚上岛的那阵子,看到老人们,我确实扎心,而现在是放心。我想,这便是“美丽海岛、永续发展”的意义。

  青春很短很短,短得让我来不及平静和从容。我愿把自己的青春纳进“电小嵊”的光阴里,做灯塔上的聚光器。

  站在这讲台,远离大海,可我仍然感觉到风带着咸味迎面吹来。我敞开胸怀,我要大胆说、用力说、高声说:“阿婆,朝前走,我们给你鲜活的笑脸和光亮。”

  信息来源:国网浙江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