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以能源电力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发布日期: 2024-03-11

  2023年,我国交出了一份“含绿量”高的绿色发展成绩单:我国新增风电光伏装机突破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份额达40%左右,贡献了新增量的约50%……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如何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怎样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代表委员围绕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

电网智能化升级备受关注 新能源发展保障更足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向大家介绍了生态环境部2024年的三方面重点工作,其一就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调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预测,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50%。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让电网“接得住”又“送得出”新能源发电,是一道关键考题。

新疆750千伏伊犁—库车输电线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全国两会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配套建设电力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方案受到大家的关注。

  新疆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目前已集中建成10余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集聚区。在新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就加快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规划建设等提出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围绕疆电外送和推进哈密煤炭产能提升等内容提出建议。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

  科技赋能让各行各业释放出更大价值。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加快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推动对电网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灵敏感知和实时洞悉、网络结构动态优化、生产运行精准控制、用户行为智能调节。这有利于更好地支撑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

  在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当下,数智化坚强电网可利用先进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新能源发电和负荷侧管理的全息感知、精准预测,可以更好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高水平消纳。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风光资源大省甘肃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工程师刘锦帆提出加强特高压电力“高速公路”建设的建议,也对电网智能化工作有所思考,建议支持酒泉市打造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的新型电力系统。

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新型消费、新型能源体系等一系列“新”更加引人瞩目。在能源领域,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不断增长,新的产业体系加速形成,许多技术领域已踏入多学科交叉的“融汇点”,每个环节都需要挖掘创新的潜能。

  “能源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需要在能源科技创新、能源产业链优化等动能上发挥更大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浙能集团领办的白马湖实验室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王洁认为,能源科技创新为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和能源需求的个性化,能源产业链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新的能源供应模式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国网江苏电科院研究人员探讨智慧车网互动技术。

  “智能化”“绿色化”“数字经济”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词。这源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源于新型技术赋能带来的增值。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提到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他列举了两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二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包括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等工作。

  在能源电力领域,智能煤矿、智能矿山、智能电站、智能运输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生产、传输、应用等领域技术深度融合。在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前疃村,屋顶光伏推动用能转型,截至2023年年底全村绿电占比达到51.3%;在通州区张家湾镇,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内,超级充电桩、公交全自动充电机器人、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车网互动平台让电力服务更加智慧……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正以科技创新赋能城乡发展。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构建,许多技术探索进入“无人区”。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志伟表示,电网企业要聚焦关键领域、重点业务、“卡脖子”问题,围绕新能源主动支撑、大电网安全运行等关键领域及新型储能、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全力开展原创性科技攻关。

国网山东临沂供电公司员工在临沂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完善数据信息。

  能源电力技术创新激发了新模式、新业态,对产业融合、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增值作用?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也是能源消费、碳排放高度集中区域。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建议,以现代化能源大系统建设为重点,以能源基础网络建设和装备发展为抓手,依托一体化发展优势,建立集成优化、区域联动、智能调控的能源系统,推进长三角创新发展。

  “在沙漠、戈壁等地区推进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能起到防治沙化等作用,发展出‘光伏板下栽枸杞’等绿色农业模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建议,要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继续加大支持能源企业向下游高附加值精细能源化工领域延伸的力度。

降碳理念深入人心 各领域持续推进节能减排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在能源供给清洁转型的同时,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也至关重要。近年来,工业节能降耗如火如荼,绿色低碳建筑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如何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的更大合力?代表委员热议减排、低碳、碳市场等内容。

  活跃在市场中的各类企业是落实降碳举措的主体。“企业要担当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积极转型升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全国人大代表,海利贵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党支部书记、动力车间主任何雄斌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数字技术在提高资源效率、环境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绿色产品供给。”

国家电网安徽电力(合肥肥东)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中建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协助检查设备,并提供能效建议。

  近年来,通过强化用能管理、加快实施节能降碳工程、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等方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为支撑能效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了“网上国网”“绿色国网”和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并依托平台挖掘客户深层用能需求,以电能替代、综合能源服务、需求响应服务等方式开展能效市场化服务,不断完善“供电+能效服务”工作。

  交通领域的低碳转型也在推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新能源汽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杨永修带来《关于加强新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攻关的建议》。他提到,要加大技术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克低温电池衰减大、续航里程低的行业难题,同时,加速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表示,研究性能更好、更加安全的电池,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是储能领域都是重大科技问题。他介绍,未来一到两年,团队要研发突破600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这种电池充一次电就可以让新能源汽车跑1000千米以上,同时在快速充电、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也都会大幅提升。

  十八大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壮大,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方向和消费潮流。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成了以“十纵十横两环”为骨干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已接入可启停充电桩超51万个。

国网浙江宁波供电公司员工调试检查新投入使用的电动公交车充电桩。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市场机制调节。全国碳市场自启动以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和绿色转型的重要平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已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市场运行平稳,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建议,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尽快将电力行业之外的其他工业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

  春风浩荡,绿意盎然,中国式现代化步履坚实。深入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涌动着蓬勃力量,能源电力行业开拓奋进、阔步前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绿色的能源支撑。